康復醫療器材行業目前已經實現了由單一的假肢矯形器向綜合的康復輔具的轉變,行業服務對象也由原來的傷殘軍人、普通殘疾人擴大到老年人、傷病人等所有身心障礙人士,產品種類已基本能滿足殘障人士工作、生活、交流和健康等各方面需求。目前,我國每年約生產假肢6.5萬件以上、矯形鞋11萬只以上、矯形器12萬件以上、輪椅300萬輛以上,一批國際流行的現代康復醫療輔助器具產品也在國內得到推廣和應用。
康復醫療器材的發展要從運動器材的發展談起,在上世紀90年代,全國運動器材的廠家如雨后春筍一樣迅速增長,經過一段時間發展之后,由于工藝相仿,一些生產運動器材的企業開始把觸角伸向康復醫療器材,但是康復醫療器材行業比較特殊,個人使用的情況仍然是少數,而大多數使用康復醫療器材的是一些康復醫院、養老院、訓練室等等。
這也導致了我國康復醫療器材市場發育不成熟,可以說還處于發展的起步期。目前,國內康復醫療器材的上市公司有信隆實業、中路股份,而這兩家企業的主營業務如出一轍,大部分營業收入來自于自行車銷售,除了這兩家企業,國內基礎醫療器械龍頭魚躍醫療也是康復護理和醫用供氧系列醫療器械的專業生產企業,其康復護理產品占到公司總體收入的七成左右。
除了這些企業,國內其他康復醫療器材企業還有深圳好家庭和福建萬年青,不過這些企業都有一個相同的特點就是康復醫療器材只是公司業務的一小部分,這也從另一方面表明了國內的康復器材前景廣闊。
今后,不論從國際市場來講還是從國內市場來講,康復醫療器材未來的發展前景都大有可觀,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自身健康的重視加速了消費升級,這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康復醫療器械。其次,目前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的重大社會問題,從全球范圍來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超過6億,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也已經達到1.6億,而這些老年患者中,約有一半需要護理服務。第三,我國還有各類殘疾人口約7000萬,約占我國總人口的5%,這兩類人群之和相當于全國總人口的10%左右,可見需求非常大,也正是如此大的需求使得康復醫療器材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